除了香港,我想重庆应该是国内最具立体感的城市了。这座西南重镇,坐落在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,不仅周围环山,连主城都依山势而建,江岸上高楼在山岭上林立,江岸下黄色的长江和绿色的嘉陵江泾渭汇聚,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流,街市上娇媚飒爽的美女,以及目光可及随处可见的交巡警岗亭,就是重庆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。
疯狂的石头里面藏翡翠的罗汉寺,现在已修葺一新
嘉陵江广场,水浑云低
左边的嘉陵江和右边的长江泾渭分明
山城印象
嘉陵江畔的洪崖洞
极具特色的吊脚楼风格
华严三圣像
六道轮回像
洪崖洞夜景
香山别墅,又称白公馆
磁器口的龙隐门,经常被涨水的嘉陵江淹没,故称龙隐
磁器口码头
湖广会馆中的禹王宫
重庆人民大礼堂,已废的西南王以前应该经常在里面开会
Part 2 三峡篇
虽然长江千百万年奔流不息,但我想说,今天的三峡绝不是昨天的三峡。这一切都归咎于一项从诞生之日起就遭人诟病的工程——三峡大坝。在地理上,水位上升175米,带来的后果就是瞿塘峡夔门被淹到了门槛,雄峻的气势大不如前;巫峡水位上升一半,原先的巫山十二峰变成了十二个霍比特人;而以滩险水急著称的西陵峡因为离大坝最近而基本全部被淹没,江水波澜不惊,再无往日的狂放不羁。在人文上,三峡两岸无数的遗址遗迹被江水淹没,幸存的也因容貌大变失去了历史的厚重感,这不啻为一次文化上的浩劫。在生态上,沿岸的县城乡镇和农田家园几乎都消失在江水中,几十万三峡移民背井离乡魂无所依,留下的是一系列地震、滑坡等地质灾害。在三峡博物馆,看着前人留下的蓄水前长江三峡的秀丽雄姿,不由唏嘘不已,我知道,这一切的美景再也回不来了。
我们的邮轮
丰都鬼城,幽冥地府
天堂山
万县新县城
诸葛大名垂宇宙
白帝庙,刘备托孤之地
奉节县城的白塔
船入夔门
夔门天下雄
巫县县城
小三峡入口
蓄水后的景观
大宁河原滩多水浅,蓄水后大船可长驱直入
峭壁上的房舍,相传有书生在此苦读数载
马渡河小小三峡
小小三峡原先要靠人工拉纤,蓄水后已改换马达乌篷船
小三峡曲径通幽
驶出小三峡,天色也已黯淡
西陵峡云雨
龙舟穿梭峻岭间